智慧華嚴 - 北京首都博物館佛教文物珍藏展

新聞報導

世界宗教博物館「智慧華嚴」展覽文物介紹

(左起)明永樂〈銅鍍金毗瓦巴像〉 明萬曆〈水陸緣起圖〉 14~15世紀〈銅鍍金龍王像〉

由於地域與政治等因素的隔閡,過去臺灣的佛教藝術展多半為漢傳路線文物,所瞭解的造像形式演變也以漢傳為主。近來或許因為兩岸開放,藏傳佛教藏品也逐漸出現在臺灣展覽中。而北京首都博物館向以收藏西藏流向漢地的藏傳佛教文物著稱,世界宗教博物館於二○一一年十一月九日~二○一二年二月十九日展出的「智慧華嚴」特展即與北京首都博物館合作,展出包括漢傳與藏傳兩條路線的造像、唐卡、佛畫、法器等共一○二件文物,完整呈現兩種佛教文物於各時期的風格特徵。本刊也特別採訪到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為讀者詳細介紹展覽中的精品。

漢傳與藏傳造像風格概說

中國佛教文物可分為藏傳、漢傳兩種風格。漢傳佛教造像的源頭,主要為犍陀羅(Gandhara)、秣菟羅(Mathura)和笈多(Gupta)風格;藏傳佛教造像的源頭,則分為東印度帕拉(Pala)、尼泊爾(Nepal)、喀什米爾(Kasmir)與斯瓦特(Swat)等風格。

漢傳佛像自佛教於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傳入中原以來,被賦予的不僅是漢人的審美觀,亦包括漢人的面貌、穿戴、配飾等;而每個時代、地域的不同,也使佛造像風格產生不同的風貌。例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造像在北魏孝文帝實施漢化政策前後,可見漢化前的犍陀羅遺風,與漢化後「秀骨清相」的轉變。唐代的造像軀體豐滿,形象端莊,也是印度佛像中國化的完成時期。遼、金、宋的造像樸實自然,注重表現人物內心情感和外在性格特徵,首開寫實之風。明、清造像在題材與審美風格上偏向公式化與世俗化,同時由於帝王的提倡,藏傳佛教流行於漢地,形成漢、藏佛像風格交融並存的態勢。

藏傳佛像方面較之漢傳佛像,由歷史發展來看顯得保守一些,在繼承印度等外來風格之後不作太大變化,但仍會加入蒙藏等民族審美觀、思想與藝術手法,具有濃郁民族和地域文化風情。它的特色是題材豐富、造型繁複、工藝精湛等。目前主要流行於西藏、內蒙古全境,與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部分地區。

藏傳佛像的發展約從七世紀吐蕃王朝開始,成熟時期約在十四、十五世紀。吐蕃王朝時代是藏傳佛像藝術的初傳時期,主要受前述印度等外來風格影響。吐蕃分治時期則出現外來與西藏本土藝術融合的發展趨勢,出現帕藏(印度帕拉與西藏)、尼藏(尼泊爾與西藏)、喀藏(喀什米爾與西藏)等多種藝術風格。元代時期,西藏與漢地的頻繁交流,在藏傳佛像中融入大量中原藝術元素,包括此次展覽中最受矚目的衛藏丹薩替風格等。明代時期藏傳佛教教派林立,使佛像風格呈現多樣化面貌。清代則出現寫實與崇古兩大新藝術風尚,同時也發展出不同的地域風格。

全文請見《大觀》2012年1月號第28期
文/鄭椀予 圖、攝影/世界宗教博物館
智慧華嚴 - 北京首都博物館佛教文物珍藏展
展覽緣起 佛教藝術年表 漢傳彿教 藏傳彿教 新聞報導
世界宗教博物館十週年
持經觀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