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興建源由漢移民在臺灣落地生根,生活漸趨穩定,為尋求精神寄託,常奉請原鄉信仰來臺祭拜。艋舺龍山寺自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分靈割香而來,主要由泉州晉江、惠安、南安三邑人合資興建;當時請到泉州堪輿家張察元大師選址,由寺地捐贈者黃典謨先生擔任建築發起人,廟宇初建工程於乾隆三年(1738)五月十八日開始,歷時兩年竣工。艋舺龍山寺自此成為三邑移民的信仰中心,也是決策公共事務的集會場所。 今日的龍山寺依舊香火鼎盛,延續其宗教與觀光功能,並擴建公教設施,如圖書館、文化廣場等,寺內設置各項救助金與獎學金,舉辦諸多社教活動,作為凝聚社區意識的重要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