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大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筭。

《太上感應篇》

善書是明清以來台灣民間廣泛流傳的通俗讀物,對道德倫理、常民生活、宗教信仰、慈善服務、社會秩序以及出版事業等,各種層面都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善書的流通,即代表著「善念」的流通,能深入人心,能讓人心安住,進而改變行為,改變群體,提供人們面對現實生活與問題的信念。而善的行為只要有心,人人皆可以做到,甚至有改變命運的效果,讓人無法忽視善書所帶來的影響。在此介紹幾類善書的代表類型:

型善書

從宋代以降,流傳至今的《感應篇》、《玉歷寶鈔》以及《陰騭文》、《功過格》及其相關之註釋、圖文,這四部善書以果報、陰德、地獄、罪罰、懺悔等觀念為主旨,是許多善書的立論基礎與參考範本。

太上感應篇圖說

上感應篇圖說
尺寸:12.5×19.4×0.5cm

《太上感應篇》,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屬道教勸善書之一,全文約一千二百多字。成書於北宋時期(1101~1125),受到皇室尊崇,成為「勸善書」的指標與代表,歷久不衰,至今仍流通廣泛。

《感應篇》開頭十六個字:「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即為其綱要。全篇表達出時時刻刻皆存在著無形的規範和約束,體現了對鬼神的敬畏,也讓人們的行為與信仰也在善惡賞罰的激勵下,愈發穩定與虔誠;無形與有形的規範,即架構出一股維持社會秩序的內在力量。

陰騭文果報圖注

騭文果報圖注
尺寸:13.3×20.1×1.2cm

《文昌帝君陰騭文》,簡稱《陰騭文》作者不詳,成書年代約在宋元之間。文昌本古代星神,後與梓潼帝君信仰結合,掌管人間祿籍,司文人之命。

「陰騭ㄓˋ」即為「陰德」之義;《尚書‧洪範》云:「惟天陰隲下民,相協厥居」,即表達上天冥冥中保佑人民之意。內容結合人生哲學和倫理道德,以通俗的形式勸人行善積陰德,久之必得神靈賜福,所謂「近報則在自己,遠報則在兒孫」,表現出天人感應的報應思想。

繪圖玉曆寶鈔勸世文

圖玉曆寶鈔勸世文
尺寸:13.2×18.5×0.5cm

《玉歷寶鈔》又稱《玉歷鈔傳》、《玉歷至寶鈔》等,匯集中國傳統地府觀念與佛教地獄觀,以十殿地獄情景為主軸,推展「死後受十王逐殿審判」的概念,圖文並茂的通俗勸善書,將陽世的善惡報應具體描繪在死後的地獄中,令作惡者見之怵目而心生警惕,不僅發揮善惡報應的思想與力量,也是了解十殿閻王信仰內涵的重要資料。

《玉歷寶鈔》的成書年代,從宋至清代,各有說法,今日常見嘉慶、道光時期的版本,也常與其他善書合刊,成為民間認識閻王、地獄及其戒律的重要典籍。

善文

以自省、慎獨修養為主題的倫理規範、勸學文,多為善人編著,宗教色彩不明顯, 屬家傳警世的立命之學。

勸學文

學文
尺寸:15×24.5×0.1cm

順治皇帝為文作序,收錄宋真宗、宗仁宗、司馬溫公、朱熹等九篇言簡意賅的勸學文詞,如真宗云:「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取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逐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朱熹則曰:「勿謂今日不學而有來日,勿謂今年不學而有來年。日月逝矣,歲不我延。嗚呼老矣,是誰之愆?」

範行恒言

行恒言
尺寸:16.3×27.5×0.5cm

《範行恒言》為清代順治(1938-1661)皇帝御製的勸善要言,頒賜臣下,以為學習綱要,並且教化人心。順治序言云:「嘉言媺行,載諸經史者雖多,但一時不能人人通曉也。披覽斯編,所言皆日用之常。…。引人以善,觀者熟思而力行,即以此書為軌範可矣。」

內容分為孝順訓、寬下訓、勸化訓、救濟訓、交財訊、奢儉訓、性行訓、敬神訓以及存心訓,九個篇幅。

善神童詩

神童詩
尺寸:12.8×22.9×0.3cm

首先即點出「天子重英豪,詩書教兒曹,萬般皆下品,為善最為高。」的主旨。

全文以淺白詩句,指出做人做事的道理,首頁標明版本為光緒2年重刊,版藏上海翼化堂,頁尾註記為苗栗地區書店賣出。

明善書

台灣地區流傳許多與神明、民間教派相關的勸善書,由於民間信仰沒有固定的經典,任何宗教、神靈文書都可能成為某一民間教派或組織的「善書」,透過民間人士不停地翻印流傳、宣講推廣的結果,成為數量豐富、內容也相當多樣化。

三聖經靈驗圖注‧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聖經靈驗圖注‧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尺寸:13×20×0.4cm

《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簡稱《覺世經》,是關帝降筆的訓示之言,成書年代不詳,清時期民間流傳甚廣。除本文外,文字註證、繪圖解說、靈驗圖注等,同樣受到人們歡迎。關帝信仰的普及,除官方崇奉以及小說戲曲、神蹟傳說的傳播之外,關帝降言著成善書流通,亦是重要原因。

《覺世經》全文約640餘字,旨在使世人醒悟,改過遷善。開篇即強調人生在世,以忠孝節義為立身之本,而賞善罰惡,皆有神明鑒察。與《感應篇》、《陰隲文》同為流通廣泛,影響深遠的勸善書,合稱《三聖真經》。

西方公據

西方公據
尺寸:3.5×20×0.7cm

清代流傳之佛教善書。「公據」一詞,源自蘇東坡曾佩戴阿彌陀佛畫像,並言「此為往生公據也」,各地收錄之內容繁簡不一,主講念佛往生、利益與道德教化。

共同之處,皆列阿彌陀佛像,設九品蓮台,將佛背光畫滿圈圖,以記念經遍數。此書為民國初年福建鼓山湧泉寺印行的版本。

玉皇真經

皇真經
尺寸:15×26.3×0.5cm

《玉皇經》序言說明此經降於汕江慕先道館,因人心不古,世間惡類奸邪多多,玉皇大天尊已慈祥之心,降下經文,教導從善奉行、解罪消衍之法,希望能讓人世返回上古純樸之風。

為清光緒年間版本,版存台北涼傘頂香訫(ㄒㄧㄣˋ)堂。

自製善書頁
回上方
前往世界宗教博物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