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28期
本期特展 本期特展 15 宗教源自於古代聖哲與先知的心靈體驗,或可說 是一種超自然的精神體驗與啟靈經驗,從而展現人類 信仰的生命智慧,以及信仰裡對待自然萬物的關係基 礎。當人類透過各種連結形式與神溝通,從而達到內 心寧靜與存在意義的來源,而自然作為宇宙萬物有形 與無形精神內裡的代名詞,從古至今不可或缺地扮演 重要角色,即便在氣候變遷、環境與人為開發失衡的 當代,宗教界靈性生態觀的覺醒,亦不時提醒著我們 人在自然裡,環境裡萬物相依共存的生命共同體,既 是自然榮枯循環的生命場景,亦是時刻互為影響的共 生關係。 省思自然與自我的關係 《山海天人:我在自然裡》透過策展的情境設定 與展示設計,意圖實現當代生命信仰的「靈性連結」, 超脫生命的有限性,以萬物等身的永續視野,打開生 命教育新的關懷:回到自身省思自然與自我的關係。 當人置身於超現實展場裡三個由展示設計打造的山、 海、天載體,讓博物館轉譯自然信仰成為靈性體驗空 間,現場任何展示設計元素與體驗導覽設計,宛如從 前的信仰,以更宏觀的觀點來看,自然成為一種精神 上的超連結媒介,博物館中的自然亦是。 不論是過往一神信仰前的原始宗教與多神信仰, 例如道教、神道教、馬雅人、古埃及等,或以超脫修 行哲思為核心的佛教,各種祭儀習俗、創世起源與崇 敬的神靈,都說明宇宙萬物,精神和物質層面相互聯 繫的關係,反映人類是大自然重要的組成部分,應尊 重大自然,彰顯人類仰賴自然作為精神的依歸。到了 一神信仰時代,不論是猶太教、基督教或伊斯蘭教, 人類成為山川大地的管理者,如何對待山、海、天、 動物、昆蟲、草木,同樣成為人類需要面臨和身體力 行的課題。自然作為宗教生命信仰的載體,如同博物 館作為情感的觸媒,皆是一種與他者或客體進行外界 溝通的媒介,而今自然以另一種展示的面貌重回博物 館現場,目的是經由引導心靈,思索自然與人平衡狀 態的可能,展示設計連結自然與心靈,帶有博物館域 內域外經驗的觀眾,在博物館與自然共處,映照的是 當代個體信仰的精神對話。 交由觀眾自我對話 有別於傳統知識型、權威導向的博物館,當代 的展示媒介更強調調度生命多元情感,解放既有答案 的開放式場域,在心靈博物館著稱的世界宗教博物館 內,將詮釋交由觀眾自我對話與省思別具意義,展場 設計從開闊大器深具巧思的超現實風景出發,以環保 自然材質打造場景,結合劇場科技與多媒材巧思,運 用博物館儀式作為起點,帶觀眾一步步進入沉浸體驗 式的舞台空間,當觀眾與載體共同成為主角,展示敘 文 / 展示蒐藏組 賴玫靜 轉譯博物館的自然信仰 ─ 山海天人展示設計超連結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