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23期
23 人類社會的文化有著各種各樣的形式,文化的多 樣性與差異總是令我們感到讚嘆不已。不過,在這些 多樣性中,還是有些文化現象是放諸四海都能夠觀察 到的,例如人類文化對於死亡的態度與解釋,就形成 了如今大多數文化中的宗教信仰與儀式實踐的重要內 容。那麼,對於大多數人類社會的文化來說,他們又 是如何來理解「死亡」呢?究竟「死亡」就是終極的 解脫,還是一個社會的危機,又或是一段旅程的開設 呢? 人生旅程中的生命循環 如果我們將死亡放到人生旅程之中,生、老、病、 死構成了一個人生的路途,關鍵的問題在於這個路途 是單線的直線旅程,還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呢?荷 蘭的人類學家 Arnold van Gennep 就從整個人生作為 一個結構的角度,提出了人們生活中在不同生命階段 的儀式並不是各自獨立的個別儀式,而是一起構成了 一組生命循環的「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從 出生的生產儀式、孩子的命名儀式、成年禮、婚禮最 後到生命盡頭的喪葬禮,就成為了一個人不斷通過不 同階段逐漸成為一個「社會人」。從這個角度來看, 死亡對應的喪葬禮,一方面是個人肉體生命的結束, 但另一方面卻是社會與個人社會生命的另一個循環開 始。 死亡不是虛無的結束,在許多文化中都有著各 種宗教神話來為生者解釋死後的世界,試著將死亡作 為生命旅程的一部分,讓生者能夠不再將死亡與死後 的世界視為未知且恐怖的。古埃及的神話就認為人死 後必須由阿努比斯帶領前往陰間接受審判,在天秤上 將自己的心臟或靈魂與羽毛來稱重,比羽毛輕的靈魂 會被惡魔阿米特吞食,比羽毛重的就能夠進入死者生 存的天國。中國的神話傳說也認為死後要進到陰間, 必須通過一座奈何橋才會抵達。北歐神話中戰死的戰 士則會由女武神接引前往英靈殿,在那邊飲酒作樂直 到諸神黃昏時再次為北歐諸神而戰。西藏的宗教信仰 中,相信人肉體死後會化為中陰身,中陰身必須經過 喇嘛誦經引導,經過一段旅程後才能夠正確的抵達西 方極樂世界。從這些例子來看,肉體的死亡還不是生 命旅程的結束,死亡後還有一段旅程必須要進行。更 不用提有許多人類社會認為死後的旅程是循環的一部 分,死者將來還會重新回到生者的世界,例如投胎、 轉世等概念都是如此。 連結生死的「橋」 死亡的旅程若是將生者與死者連結在一起,讓死 亡成為人們生命循環的一部分,那麼人類社會的文化 習慣中為什麼又都要不斷強調生、死分隔的重要性, 以及分隔後必須透過某種「橋」來連結兩界呢? 古埃及神話中,第一個死者是法老歐西里斯,他 被弟弟破壞神塞特謀殺後分屍丟盡尼羅河中,歐西里 斯的妻子大地女神伊西斯將屍體撿回來重新拼湊並做 成埃及第一個木乃伊。在那之後,缺少了生殖器部位 的歐西里斯沒有完全復活回到生者的世界,而是成為 掌控陰間世界並為接下來的人類死者進行審判。自此 之後,埃及人死亡後就有了審判的路途,同時,埃及 的法老則是深信他們會如同歐西里斯一樣復活,因此 生命教育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