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21期
17 蓮花及寶珠,蓮莖連結到最上方則有著一朵盛開的 大蓮花造型托頂,頂上刻有藏文題記「密集之西南」 字樣,應為舍利靈塔壇城支架之一。 另外兩支青銅菩薩與度母立像柱,柱體下方亦 為甘露寶瓶,瓶上生出蓮花形成蓮臺,臺上則背對 背站立著一組身著瓔珞的四臂菩薩與度母,四臂菩 薩與四臂度母前兩臂各持蓮花與淨瓶,後兩臂支撐 著頂臺,細部鑲嵌著各色寶石,工藝技術精細而華 美。 青銅鎏金菩薩與度母立像柱 與青銅鎏金卷蔓蓮瓣紋柱 丹薩替寺 (Densatil) 造像為西藏本地佛教造像發 展上的重要指標性寺院,尤以 14-15 世紀該寺巔峰 時期所鑄造之青銅鎏金造像著稱。丹薩替寺於中國 文革期間遭到嚴重毀損,文物流失散落於世界各大 博物館之中。但由於其造像製作工藝技術精湛,形 式特殊,復以早年義大利學者留下了可資以對照的 重要攝影與文字資料,丹薩替寺文物遂成為近年來 研究藏傳佛教造像之熱門主題,本館亦典藏一組三 件應是出自於丹薩替寺的青銅鎏金寺院壇城構件。 該組建築構件為兩件青銅鎏金菩薩與度母立像 柱與一件青銅鎏金卷蔓卷蓮瓣紋柱,經比對應為環 繞於丹薩替寺舍利靈塔塔身四周之壇城支架。 其中較長的青銅鎏金卷蔓蓮瓣紋柱,柱體最下 方為盛滿甘露的寶瓶,寶瓶之中長出蓮莖蔓草,蓮 莖蔓生出五朵小蓮花,蓮上承載著五種佛教法器, 由下而上分別為十字金剛杵、五股金剛杵、法輪、 嘎烏 銀與銅材質打造而成的圓盒型嘎烏,為藏人隨身之宗教器物。盒蓋 上有耳,附有黃色哈達絲帶。嘎烏內含完整裝藏物,包括哈達絲帶、包 裹布、膠泥小型擦擦像,以及一卷以線繩細細綁妥之祈請保佑文。裝藏 中的亮點是小型的擦擦像,為立體造型的六臂大黑天,紅色泥磚外加泥 金,面容重點部位有加彩處理,大黑天身披瓔珞,腳踏白象王,六臂之 持物清晰可辨,為手鼓、念珠、鉞刀、三叉戟、套索及嘎巴拉碗。 青銅鎏金 十一面八臂觀音菩薩立像 此青銅鎏金菩薩立像為 17 世紀之作 品,造像本體製作細緻精美。內部原有 銜接固定之命木,以及裝藏經文等結構 保存相當完整。審查委員劉國威老師特 別說明書寫於命木上,為造像開光而請 菩薩安住於其中之祈請文,以及鑲填於 造像內,用以增上吉祥與開光所依安住, 包含有清淨咒、釋迦咒、以及五方佛咒 之裝藏經卷。 典藏之美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