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16期
21 林佩瑩教授率先介紹圓通禪寺的創立背景。位於 中和的圓通禪寺創建於 1926 年,因其特殊的時代背 景,造就其融合了臺灣、日本禪宗、歐洲巴洛克等多 種風格並存的建築風格。除了創建歷史,教授也分享 了她與團隊走遍各個寺廟進行田野調查的心得。臺灣 有許多佛寺面臨到缺乏年輕新血的危機,導致舉辦傳 統儀式時人力不足;長者逐漸凋零,也影響到宗教習 俗的傳承。 張名揚教授則帶觀眾看到永和長老教會的歷史與 社區的連結。永和長老教會是雙和地區現存最早建立 的基督新教教會之一,於 1955 年設立,於 1977 年 搬遷至中興街現址。教會非常重視與社區的關係,透 過分齡的團契、才藝班、聚餐等等活動,與在地信徒 及里民持續互動,維持密切的連繫。在調查結果中, 張教授提到,除了看得見的建築、文物,在地居民心 靈上的寄託與改變,是不容易被看見,但卻是教會、 抑或是其他宗教地景與地方最緊密的連結,值得我們 在田野調查方法做進一步的反思。 深度閱讀雙和在地人文脈絡 張超然教授為觀眾分享威遠壇的信仰沿革。枋寮 威遠壇為中和地區最早成立之道壇,是北臺灣兩大道 法傳承之一。位於公寓二樓、只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招 牌指引路線,卻有多樣的閭山法事服務,包括卜卦擇 日、小兒收驚、消災補運、酬神還願、中元普渡等。 張超然教授形容道士算命、卜卦的過程就像是民間的 看診,偶爾還要到民眾家中「出診」,提供非常接地 氣的在地服務。 鄭印君教授則介紹中和天主之母堂的深訪內容。 天主教天主之母堂為一棟四層樓中西混合建築,為比 利時籍李紹唐神父募款籌建。鄭教授提到相較於東方 宗教,臺灣的基督宗教一直以來並非主流宗教,在學 術研究上也算是相對弱勢的。在深訪過程中,發現教 堂對其沿革歷史也未有詳加記載。透過團隊的訪談與 資料整理,協助天主之母堂找回堂慶的正確日期,更 加凸顯信仰敘事的重要性。 藉由四位教授於雙和地區宗教地景的調查分享, 讓我們看到雙和多元的信仰面貌,展現濃厚的地方特 色與情感。希望未來能推動更多人參與深度訪查,更 深入了解宗教地景在地面貌,拓展臺灣宗教研究的能 量與面向。 人文講座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