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71期
Exhibition 不只滿足你的視覺 展.開 7 佛教禪宗 洞察力 佛教禪宗提倡心性本淨、佛性本有、見性 成佛。認為一切般若智慧,皆自性而生,不從 外入,引人進入靈性之境,探索事物的本質。 這個系列的作品由三種視覺元素構成:臉型的 陶製面具,書寫的文字及以植物為主題的攝影 作品。這三個元素交互作用,呈現出對靈性探 索的深刻觀察。這個探索從作品「看法」雙頰 陷入的臉、引用《菜根譚》文句及黑影的植物 開始,在經歷探索的不同階段後,以作品 「空」(圖7)不具五官的圓、「皮肉骨髓」禪 門公案故事及不具花葉的枯枝,象徵虛空寂靜 為結束。 非洲及大洋洲薩滿信仰 薩滿(Shaman)的字義是通靈者,是人 與 超 自 然 世 界 之 間 的 橋 樑 。 薩 滿 信 仰 (Shamanism)相信神靈的存在,同時認為看 不見的神靈影響著看得見的世界。因為認為動 物負載著訊息,所以薩滿常以動物作為靈性的 引導者。在這一系列的作品中,珂朵羅以不同 的魚類以及牠們各自具有的特性,來標示及描 述靈性探索的歷程,如作品「適應」,代表靈 性探索中能夠應付惡劣環境的正面因素,而暴 戾之眼(圖8)則象徵靈性探索中伺機而出的危 機及挑戰。 圓的概念及冥想區的設置 展覽的空間是以圓的概念來構成。在每個 宗教子題之間,不以展板作明確的空間區隔, 保留展場中央的空間(圖9),觀眾可以從任何 一個宗教主題開始靈性探索之旅,如同圓一 般,最後再回到起點,隱含著殊途同歸的意 涵。同時,透過冥想區的設置,將不同的宗教 哲學串聯起來。珂朵羅將七個信仰子題的各一 幅作品,置於同一空間中,刻意讓作品沒有各 自的標題,讓不同的信仰傳統在這裡交會;這 個空間不僅呈現不同信仰間的交集,也呈現出 對這些「不同」的尊重與包容,就如這些「不 同」的和諧並存。 結語 「和平之書」以不同宗教及信仰中的非主 流思想,描繪靈性探索的歷程。珂朵羅作品關 注的焦點在於宗教哲學間可能的交集。對她來 說,這交集代表著隱藏、不易察覺但卻無所不 在的天人和諧。她所描繪從具象到全然抽象的 視覺形象,呈現給觀眾帶著神秘色彩、陌生卻 清新的視覺經驗。在這個展覽中,觀者的角色 可以是靈性探索的旁觀者,靜靜分享著她娓娓 道來的靈性探索經驗;也可以同時是探索的參 與者,循著作品與說明文字所闢的蹊徑,開始 踏入對未知之境的探索。(此展於6月7日閉幕) 圖5 圖7 圖9 圖6 圖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