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74期
九 月底,從教育局發函所屬各級學校單 位轉知「世界宗教博物館免費提供學 校申借多元文化展板」訊息,抱持期盼 藉由博物館行動藝術巡迴資源,協助推廣校 園藝術、人文及多元文化教育,豐富學生課 外學習素材的初衷,於是向館方提出申借活 動計劃,並且很榮幸地成為本計劃的校園首 航站。此一校園結合社會教育資源的活動, 還於98年11月18日成為國語日報以「體驗各 國成年禮 學習多元文化」為題的頭版報導。 以下就從五個階段歷程提出並分享本次活動 辦理的經驗。 一、多元文化活動價值 面對近年來臺灣人口結構異質化、國 際化,學生於校園中接觸到的同儕背景 文化亦趨向多元。因此,如何透過教育 來培養學生認識、欣賞不同文化的多元性、 獨特性,成為教育人員應深思議題。本次多 元文化展板係以世界各地文化的成年禮為內 容,包括「台灣七娘媽做十六」、「台灣拜 床母的習俗」、「日本七五三節」、「天主 教第一次領聖餐」、「猶太教的成年禮」、 「馬薩伊族成年儀式」以及「優普伊克人之 羽扇舞」等共七個文化的成年禮,藉此可以 提供成長中的學生同時認識台灣本土文化與 異國文化的成年禮,培養學生認識並尊重生 命成長歷程。 二、藝術校園情境營造 藝術文化活動需有良好的展覽情境,才 能讓師生在藝文欣賞情境下進行指導教學。 承接此次展覽活動,學校分別就開放空間及 借展文物管理兩個面向來思考,原本預計讓 師生更易於接觸展覽品,安排於走廊進行; 但考量活動展板及借展文物的安全性及保管 責任,最後將展覽地點選定在學校校史室進 行。校史室有完善的美術燈光、展覽櫃、展 覽掛板等設施,提供師生良好欣賞藝文情 境。在展覽室內學校亦提供學生欣賞展覽禮 儀須知,以建立學生公民基本素養。 三、行動藝術計畫執行 將博物館藝術資源引進校園,除了展前 相關事宜聯繫、場地佈置外,最重要是活動 辦理期間師生參與及教學資源運用情形。受 12 感動 Educational Activities 教育活動與迴響 行動藝術在五常 啟發孩子多元文化學習新視窗 ◎臺北市中山區五常國民小學 代理教務主任 龔詩為 ↑五常國小學生與示範教學老師合影。 ↑五常國小女學生穿戴馬薩伊族頸練。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