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75期

11 宗博短訊 宗教小百科 Points of View 他們在宗博看到了什麼 看法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鄒族男子從初登集會所,稍長之後學習 生活技能,成年禮正式成為部落公民,背負 社會權利與義務,年長之後扮演智慧與經驗 的傳承者,這些生命成長過程,都和戰祭有 密切關聯。今日征戰及狩獵雖不是鄒族生活 的重心,鄒族人仍定期舉行戰祭,保存祭儀 的完整,藉此凝聚向心力,學習部落的文化 傳統。戰祭是鄒族人維繫部落倫理及精神文 化的重要支柱。 ↑鄒族戰祭。 鄒族戰祭 ◎展示蒐藏組‧圖 黃丁盛 在特富野及達邦部落舉行的Mayasvi祭 典,一般譯為「戰祭」,是阿里山鄒族最重 要的祭典之一。在傳統部落中,男子的主要 職責為征戰及狩獵,這兩件事直接關係到部 落的存亡。而戰祭便是向天神祈求戰力的具 體表現,請天神祐助部族,並砥礪族人的志 氣。 戰祭舉行的原因可以是出草征戰凱旋、 修建Kuba(男子集會所)或部落有特殊狀況 時。依過去的傳統是在小米收穫祭之後,根 據當年是否獵獲人頭,是否要修建會所,是 否發生不幸的災難或疾病等,來決定戰祭的 舉行與否及舉行時間。戰祭祭典包括許多祭 儀項目,如迎神祭、團結祭、送神祭、路祭 及家祭等,男孩初登會所及成年禮也會被結 合在祭典之中。 永和市在日據時代時分設六保,民國 三十六年隸屬海山區中和鄉,民國四十二年 分為頂溪、上溪、網溪三村;民國四十七年 分鄉設鎮從中和鎮劃出,正式立名為永和 鎮。此名為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所取,他認 為不管是本地的泉州人、中和的漳州人,或 是後來遷入的各省籍人士,都應和諧團結, 才能有繁榮的建設與「永久的和平」。於是 此地便稱為「永和」,民國六十八年升格為 縣轄市。 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歷史淵源係由世界宗 教博物館創辦人釋心道法師匯聚十萬顆感動 於「尊重每一個信仰、包容每一個族群、博 愛每一個生命」立館理念的民眾捐贈聚沙成 塔,以及東家建設的邱澤東已故老董事長捐 贈館址土地拋磚引玉,一顆顆無私奉獻的種子 開花結果建設而成。 欣聞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即將在鄰近 宗博館的中山路與保生路交叉路口設置一個捷 運站,這個訊息讓中永和地區民眾、宗博館館 員與觀眾充滿期待。捷運的網絡猶如文明的穿 梭幸福門,站與站之間的人文地理藉由捷運的 開發無遠弗屆的聯結起來。如果站名能夠命名 為「宗博館」,那麼這個世界首座也是全球唯 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將能夠幫助更多人安住 心境、究竟圓滿;畢竟「捷運」的終極意義是 文明的傳遞,而「宗博館」的終極意義是生命 趨向美好與祈望永久的和平,匯流於此象徵一 種珍貴價值的結合。 從「永和」看「世界」 ◎陳莉諭 在地文化、全球文化、新住民文化 在此匯流形成珍貴的新永和價值。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