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76期

13 感動 Educational Activities 教育活動與迴響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學生 Sam Lo ↑Simon(左)與Sam(右二)正在製作香蕉糕。 ↑從花蓮來的太魯閣族WUKU媽媽在教做香蕉糕。 上 個月永和的世界宗教博物館舉辦了一 個原住民生活與文化的介紹活動。這 個活動是為了讓外來學生了解台灣原住民的 社會和傳統。 對我來說,最深刻的說明是原住民在面 上刺青的傳統。據講者的解釋,刺青不是什 麼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臉上的刺青代表一個 人的成就,是一種象徵,讓別人知道他達到 某一些技術水平和地位。比方說,女士需要 學習紡織的技術,學好了之後需要做一個很 複雜、很漂亮的作品,成功的話,她就有資 格在面上刺青。男士能達到面上刺青的標準 是:他需要學習打獵的技術,除非捕殺了某 些動物,否則不能在面上刺青。紋面就是一 個人能力的證明,所以有刺青的男女對異性 有比較大的吸引力。不管一個人長得多漂 亮,沒有刺青就等於不見得會找到結婚對 象。 後來她們還教我們怎麼做香蕉米飯粽子 (香蕉糕)。大家一起把一大堆香蕉壓扁、 混合,攪進一大碗生米中。這個活動很好 玩,我們都參加了,而且都是用自己的手來 壓香蕉的。香蕉和米飯混合好以後我們把這 個混合物包在一片香蕉葉裡面,用繩子把兩 頭繫緊綁住。粽子包好以後,大家先到博物 館另外一邊去參觀原住民作品、生活日用品 等等的展覽。 博物館的導覽人員表示,台灣一共有 十四個原住民族,而且按照專家的研究,全 太平洋附近的原住民從東南亞到紐西蘭可能 都是來自台灣島。這個理論的支持點在於每 個原住民族的語言都很像,甚至於不管哪一 族不少的文字都一模一樣。展覽展出了傳統 建築的模型,觀眾可以進去參觀模仿傳統建 世界宗教博物館: 了解台灣的原住民 造的房間,還看到好幾種手工布、陶瓷,也 有一條小船。 看完展覽後大家回到大廳吃一頓原住民 餐。除了甜味的,我們的原住民主人也做了 鹹味的肉粽子,所有的都相當好吃。我們吃 得很滿意因為是我們自己做的。 活動最後是傳統原住民舞蹈表演,是關 於原住民年輕人怎麼選擇對象的舞。表演到 最後,她們讓大家在圈圈裡一起跳舞,氣氛 非常活潑,每個人都玩得很愉快。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