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81期

展.開 Museum Under the Microscope 不只滿足你的視覺 7 ↑ 釋迦牟尼佛 銅鎏金 清 ↑ 六臂瑪哈嘎啦 銅鎏金 明 ↑ 迦葉尊者 銅鎏金 唐 ↑ 無量壽佛 白玉 清 ↑ 東方持國天王 清 金地緙絲 ↑ 蓮花手菩薩 銅鎏金 明 ↑ 如意觀音 和闐黃玉 明 菩薩如是以善觀察智所引慧、所修善 根,皆為救護一切有情。 《十地經》 立大願,不度盡眾生,誓不成佛,菩 薩云者,言覺有情也。 《觀音經持驗記》 「覺 有情」特展是世界宗教博物館 與台灣私人收藏家的合作,收 藏者以此呼應世界宗教博物館創辦人之華 嚴精神,並且為博物館十週年祝賀,在此 誠摯感謝收藏家的支持與盛情。佛教藝術 的諸多造像,即體現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的「覺有情」之路,更蘊含慈悲與智慧的 願力,因此展區設計以六個佛法故事為主 題架構,深入思考觀者與佛造像之間的關 係,並細心處理展品的角色,建構起靜謐 感性的展覽氛圍。 本特展場地是宗博館近年來一項空間 上的大改造,將原本的教室場地貫通整併 為一展覽空間,期望能裝載更多元豐富的 藝文展覽與教育活動。在此先行紙上瀏覽 一番,並邀請您親臨展場,眼見經句文字 繚繞下的諸佛造像,或能心有所感,獲取 點滴智慧。 不二法門 指認識、體會、了悟真理之獨一無二 的方法和門徑,而這「法門」,往往又是 超越於一切相對、差別的概念思維,直入 於真理本身。佛典中,以維摩詰居士由 「聖默然」而顯出「不二法門」最具代表 意義。 慈悲救度 慈悲救度為大乘菩薩道的基本精神, 觀音菩薩在無量劫前每日不辭辛苦地救度 眾生,滴下大悲眼淚,淚珠化作蓮花,蓮 花中生出身色各異的二十一尊度母,與觀 音菩薩一起共同實踐救度眾生的佛法事 業。 普門示現 佛菩薩根據眾生各自不同的因緣,而 顯示出種種不同身份、相貌,目的是為了 教化、救度眾生,此稱為普門示現。其中 最有名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應以何身得度 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慈悲示現。 金剛怒目 原指佛教護法金剛呈現出來的忿怒 相,以此來降伏眾魔與惡人,後來引申的 用法,常指稱菩薩為了教化眾生,顯現出 外表的怒目相貌,以遏制、防止眾生惡念 與惡行的生起。 一花一世界 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為眾弟子開示佛 法,以一手拈取一朵金色的蓮花,示於大 眾,但眾人都沒有任何反應,這時候,唯 獨大迦葉尊者破顏而微笑,默會如來之 意,佛陀隨即說:「你能領悟這『涅槃妙 心』的道理,真是難能可貴!」 無量 《無量壽經》記載,阿彌陀佛在成就 佛道以前,是一位國王,因為聽到佛的開 示而出家修行,他發四十八大願而成就佛 道,最具代表性的是救度一切稱念「阿 彌陀佛」名號的眾生,就接引他們往生西 方極樂世界。 四大天王 四位各護一方的佛教護法神,傳入中 國後,被深度的漢化,尤其經由明代小說 《封神演義》的傳衍,相當具有形象塑造 的功效。姜子牙奉太上元始天尊之命,敕 封魔家四兄弟道:「今特敕封爾為四大天 王之職,輔弼西方散典,立地水火風之 相,護國安民,掌風調雨順之權。」 ◎ 展示蒐藏組 展期: 2011 年 11 月 9 日至 2012 年 2 月 19 日 地點:六樓特展區Ⅱ 覺有情 —慎雲漢堂佛教文物收藏展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