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91期
9 生命教育特輯 Education of Life 陸續針對小學生636人進行宗教博物館參觀教 學。前測、實驗介入、後測全部結束後,為考 慮學習之公平倫理,再請對照組256位學生參 觀世界宗教博物館。 愛、寬容評量問卷與課程設計 依據陳莉諭、黃雅文(2013)編擬出五等量 表「愛與寬容評量問卷」為施測工具。蒐集相 關文獻加以探討,參考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 一貫課程健康與體育領域、綜合活動學習綱領 編寫課程,選取符合愛與寬容相關教育內涵, 歸納「奉獻」、「關懷」、「了解」、「平等 心」等四個愛的內涵;「同理心」、「超 越」、「接納」、「同情心」等四個寬容的內 涵,依本研究具體目標及「世界宗教博物館參 訪與黃雅文教授2006年所設計的共有體驗生命 教育課程」,實施一百二十分鐘參訪課程。 研究成果與結論 經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經量化分析 與質性分析結果,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 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愛與寬容的教導 有效正向的改變學校孩童的經驗。根據量化資 料,學生在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之體驗教學 後,在愛與寬容都有顯著的進步。在質性文字 敘述中也反映了在愛與寬容上正向的改變學校 孩童的經驗。 二、學校學生、家長及老師對於教導愛與 寬容都有正向之反應。根據教師、家長與學生 在心得感想之質性文字敘述中,表示愛與寬容 的重要與正向改變。其中學生覺得學習最多的 項目是珍惜愛我的人,學習去了解他們所需並 懂得感恩有回饋心。例如學生表達學習到人應 該要和平相處,彼此之間要互相體諒寬容;如 果這世界每個人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相信這 個世界即將充滿愛與寬容,不再有任何爭吵與 責怪,不同膚色的人也可以和平相處,不一定 因為他是黑人就產生種族歧視。 三、在不同信仰傳統的年輕孩童間宣揚愛 與寬容都有正向學習成果,但各宗教間有些微 差異。無論是佛教、基督教、台灣民間信仰— 媽祖等,學生在愛與寬容都有統計上顯著的進 步。道教信仰的學生則在愛的部分有顯著進 步。在愛方面,不同宗教信仰都共同反映”了 解”「我會在成長過程中珍惜愛我的人,學習 去了解他們所需。」在寬容方面,則共同反映 ”接納”「遇到跟別人想法不一致的時候,我 會轉換角色,以對方的立場去想。」但不同宗 教也反映了不同的愛與寬容向度的改變。 四、童年時期愛與寬容的教導,在消弭對 於不同信仰、傳統或種族偏見及歧視上,有顯 著效果。經參觀宗教博物館體驗教學後,學生 在人生而平等:我會不分貴賤尊重每一個人; 在男女各司其職:將來長大結婚後會協助分擔 家務;另在歧視及偏見:我會包容行動不便或 生病的老人;我願意學習尊重不同的宗教教 義、祭典、儀式等方面,有顯著之消弭效果。 本研究透過參觀世界宗教博物館體驗教 學,無論在質與量的資料分析均有效的改善學 生的愛與寬容表現。建議推廣參觀世界宗教博 物館體驗教學,以從小教導學生愛與寬容,將 有助於改善台灣社會的部份亂象,建立和平共 榮的社會。 資料出處:本文節錄自2014年「世界宗教博物 館愛與寬容介入成效研究計畫」 參考書目:黃寶慧、陳雅惠、陳雯軒、顏淑芬、 黃雅文、陳莉諭、姜逸群、陳瑞琳(2014)。世界宗 教博物館愛與寬容介入成效研究計畫。臺北。世界宗 教博物館。未出版。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