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98期
27 哪個國家或地區的佛教造像,都能見到前述佛具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形象特徵。 隨著佛教東傳入漢,佛教造像的也隨之出現 改變。西元五世紀時,北魏孝文帝在統治中國時 推行漢化運動,不止朝廷百姓改著漢服,連佛教 造像的衣飾,也從原本類似印度風格、薄衣透體 的「曹衣出水」,轉為衣袍寬鬆、腰繫紳帶的「褒 衣博帶」風格。甚至早在北魏孝文帝之前,佛教 造像早已穿上中國式的服裝,傳統印度裸露右肩 的「偏袒右肩」式或是兩肩覆蓋的「通肩式」的 佛像,到了雲岡石窟卻出現了「袒右胸式」的佛 教造像,而龍門石窟的的賓陽中洞佛像,同樣也 穿著漢化的服裝,甚至在唐代的奉先寺洞中,其 豐腴圓滿的身形,可看出佛教傳入中國後,隨時 代變遷而漸趨於中國式的造像風格。 與本土相融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初建於唐代,盛於兩宋,其造像內 容除佛教造像外,道教與民俗神像的出現,以及 柳尊十練圖與父母恩重經變等雕像,顯示出大足 石窟造像已與原本印度的佛教造像有極大的不 同,例如位於寶頂山石窟中的大佛像,身上所著 袍服有著環扣,根據史料,唐代的僧侶服飾仍以 繩索穿繫,直至宋代以後才有環扣的出現,因此 從這尊佛像袍服上的環扣可以得知為宋代作品。 同樣出自大足石窟的另一尊佛像,其頭像雖同樣 刻有白毫,但從額上方肉髻的桃型珠飾,可以判 斷為明代作品。 大足石刻中數量可觀的觀音像,其造型呈現 宋代安怡自在的形態特色;其他如柳本尊像、父 母恩重經變或是信徒、居士,皆以建造時期的衣 飾造型刻成,明顯表達出大足地區的石刻已完全 中國化、本土化。值得一提的是大足石刻造像中 的道教神像,造型與台灣幾處宮廟中出現的塑像 有雷同之處,因此我們可以說神佛雕刻特色從中 國渡海傳承,在相同中又發展出屬於台灣本土的 元素特色。 綜合以上各點,陳清香教授最後為大足石刻 的時代特色作了總結:大足石刻是由民間的力量 創建規畫而成,其題材雖繼承盛唐佛教題材,並 增添創新,涵蓋華嚴、淨土、密、禪諸宗思想; 繼之更擴及儒家與道家,彰顯了三教融和的理念。 在藝術風格上展現十三世紀最燦爛的雕刻光芒, 而大足石刻在明代以後的造像風格,其影響及於 臺灣。因此不得不說大足石刻是中國石窟最晚的 一塊豐碑,也是東方宗教雕刻藝術史的壓軸之戲。 左圖:大足風格─觀音像 右圖:水月觀音組像 特展回顧之二 大足石刻學術論壇 大足石窟雕像所反映的時代風格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