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98期

15 雀金繡,主要使用材料以孔雀羽翎和黃金絲線 而得名,起源於戰國,形成於西漢,盛行於唐宋, 衰落於清末,距今 3000 餘年歷史。而洛陽是雀金繡 發祥地,據史載,戰國時期即有人以金絲線做這種 嘗試,且其效果顯著,雀金繡在古代,對內是獻予 皇家御用的貢品;對外是禮遇邦交的國禮,後續隨 著絲綢之路及京航大運河向外傳播開來。 由於雀金繡採用編織、雕塑、緙金等多種刺繡 技藝,故使其創作上得以靈活運用,雀金繡是古代 中國文明高度發達的象徵和標誌,是悠久歷史文化 與古老刺繡藝術完美融合的藝術臻品,屬於中國織 繡文化遺產中的一環。 近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傳承與保護,對此中國亦有技藝傳承人此一頭銜 (類似我國設立人間國寶;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 存技術保存者),本展題材包含宗教寓意、民間信 仰、傳統習俗此三大類,展件皆為中國非物質文化 遺產雀金繡技藝傳人─王麗敏女士織繡作品。王麗 敏出身於洛陽「王氏仁山堂」雀金繡世家,自幼跟 隨祖父母學習雀金繡技法,經過 20 多年默默無聞的 潛心研究和探索實踐,不僅完整復原了雀金繡和皇 家御繡古代工藝,並且還在傳承中得到創新發展。 每門針線活均需透過 10 年以上的技藝磨練才有可能 出師成為專家,將高貴奢華的物品貢獻予諸佛神是 人類自古以來的天性,職人藉由一針一線,試圖把 三千世界諸佛的樣貌透過虔誠的雙手繡繪,為自己 修持功德也迴向於眾生眼簾。 世界宗教博物館長年以展覽方式持續介紹不同 文化、民族,希冀讓台灣的民眾接觸不同文化,進 而達到善待在地文化資源。期待在將精緻繁華的織 品刺繡展現在臺灣民眾面前的同時,藉由理解中國 傳統工藝繡法,連結過往與現在,以開啟民間習俗 與信仰的想像平台。在現代針織產業工業化、規格 化的生產模式,啟發觀眾重新思考傳統手作技藝價 值。 展覽地點:請密切關注本館官網 展覽地點:世界宗教博物館六樓‧第二特展室 主辦單位:世界宗教博物館、洛陽雀金繡研究院 協辦單位:中華文經交流協會 特展報導之二 本期焦點 王麗敏雀金繡 《雀金繡-文殊菩薩》 《雀金繡-釋迦牟尼》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