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13期

28 錫克教創立於西元 16 世紀初的印 度,如今為世界第 6 大宗教。教主那 納 克(Guru Nanaka Dev Jl) 也 創 辦 了 「Langar」─ 由志願者經營的修道院、 寺廟、社區提供大眾免費餐飲的食堂。 2019 年是那納克上師 550 周年的誕辰, 身為愛與和平的跨宗教交流平臺,世界 宗教博物館於 11 月 16 日在生命和平多 元空間舉辦臺灣第一次公開對外的「世 界宗教文化體驗——錫克教慈善廚房」 (Sikhism Langar)活動,感念那納克這 位創教上師,並彰顯他宣揚慈善與平等 的精神。 在傳統錫克教的 Langar 慈善廚房活 動中,為免冒犯任何宗教,所提供的免 費餐點為純素食給大眾取用。Langar 起 源於旁遮普語,是廚房的意思,梵語的 意思是“犁,錨”,表示一個與食物或 施捨相連,可以安息避難之所。Langar 的本意為幫助旅行者和貧困的人們,具 有慈善的精神;參加這項活動的人,無 論屬於何種宗教、身分、種族、性別、 國籍,在 Langar 裡毫無差別,皆席地而 坐共餐,代表錫克教教義中「平等」的 實踐;而烹調、提供餐飲給予大眾溫飽, 對錫克教徒而言是「服務」的展現,也 是一種榮譽的標誌。 這一天的 Langar 慈善活動從上午十 點半開始,一行人敲擊鈴聲、唱誦著詩 歌,由代表頭頂著錫克教徒所尊崇的聖 書 (Guru Granth Sahib) 進入宗博館,這 就是錫克教傳統的「請聖書」。對錫克 教徒而言,上師雖肉身不在,但其智慧 與精神化身為聖書,必須恭敬以待,因 此當聖書迎入會場後,安置在聖壇上, 必須覆蓋象徵衣服的精緻布料,是為「布 供」,一旁也有著鮮花象徵的「花供」, 做為呈與上師及其教誨 ( 聖書 ) 美好的 獻禮。一切就緒,眾人一同唸禱聖書、 唱誦詩歌。由於在錫克教徒的觀念中, 水代表父親、土地代表母親,而空氣與 周遭的環境則代表著上師們;因此在唸 禱唱誦過程中,教徒手持著拂塵在一旁 輕輕不停揮舞著,像是拂去環境與心靈 的塵埃般,象徵時刻注重著身心內外的 潔淨。 由於在錫克教的禮儀規範中,男性 必須蓄髮蓄鬍,但在公開場合的為了保 持儀容的整潔,必須以頭巾包頭,而女 性則不強制要求包頭。聖書被錫克教徒 奉為神祉,代表歷代上師們的智慧,當 聖書在場時,活動場地即被視為廟宇, 所有進入廟宇者皆須脫鞋,並用頭紗或 長巾包覆頭髮,以示尊重。因此,為了 讓在場大眾實際認識並尊重錫克教教 義,參加本活動者一律脫鞋並覆蓋頭髮 入場。若對錫克教的包頭習俗有興趣, 現場有包頭巾的文化風俗體驗。當所有 聖書唸禱、詩歌唱誦結束後,在場志工 發給場內大眾一團接受祈禱祝福過的甜 品「Prasad」,由全麥麵粉、酥油與糖製 成的 Prasad 質感綿密,在口中散發出酥 油與麥子的香氣,彷彿藉此感受神靈祝 福過的大地作物之美好。 席地共餐食 平等無差別 ― 錫克教慈善廚房活動 文 / 許同孝 宗教交流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