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13期
17 張志鴻老師現場導覽 張志鴻老師與現場觀眾合影 線性美感與節奏感的書意,更能深刻體會蘇軾心懷被 貶黃州之嘆,將情緒寄予書意的變化。 書法如何運用不同的線質表現不同的意味形式, 顯露出的況味各有其韻:粗筆厚實飽滿、細筆則輕巧 流暢。此外,尖筆的跳躍活潑、裹筆的渾厚質樸, 疾筆的痛快速度、澀筆的沈著質樸、枯筆的蕭瑟蒼 茫……在張老師鉅細靡遺的介紹下,下筆的方式、墨 色的濃淡,筆鋒的位置,各種技法相互混搭,排列組 合出繽紛的神采與意境。 呼應主題,本次講座也聚焦於書法交流展中兩岸 書家的作品。如陝西的陳健貢老師,其書體線條富有 變化且具有獨特性,自成一格,而線條質性與章法鋪 陳已有「物與人同」的意境。石瑞芳老師一幅〈愛蓮 說〉,字體靈動,從點畫跳躍呈現出的節奏感,可看 出書寫當下時愉悅的心情。臺灣的知名書畫藝術家小 魚老師(陳正隆),展出的隸書作品則可看出千錘百 鍊,自出高閣,卻又能寫出自己獨有的況味,質樸蒼 厲。張志鴻老師更以創作者身份分享書寫「夢的三部 曲」時,用墨色的濃淡、線條的律動,加以注入情意 結合筆鋒,讓美夢、惡夢有不同的意境與韻味呈現。 擁有千年悠久歷史的書法,雖被視為傳統的藝 術,然而為能迎頭趕上時代的浪潮,書藝家的創意也 隨之變幻無窮,李蕭錕老師展出的〈般若波羅蜜多心 經〉將文字圖象化組成一幅趣味盎然,必須細細體會 的作品。而張志鴻老師將「善」字,以釉藥書寫在琺 瑯板上,多媒材的呈現讓書法有了新的風貌。 經過這場講座,大家不僅學習到如何欣賞書法 之美、感受作品背後所傳達的意境,更看見即使是傳 統的書法藝術,若能入古出新,與現代藝術結合,甚 至將其運用至日常生活的家飾、配件中,讓生活藝術 化、藝術生活化,書法並非僅供於廟堂高閣那般遙不 可及,而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心靈洗滌。 人文講座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