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02期

22 伊斯蘭」教名源自古蘭經,意謂「順從」 真主安拉,將蒙恩賜身心「安 寧」、社會「安定」及世界「和平」。凡篤行主道、服膺伊斯蘭教義者,稱 為「穆斯林」。伊斯蘭教注重內外清淨及敬畏 真主安拉,故又稱「清真教」。 依據古蘭經,伊斯蘭教肇始於人祖阿丹,歷經列聖一脈相傳,封印至聖穆罕 默德集其大成。西元六五一年,伊斯蘭教分兩路傳入中國,其一、沿絲綢之 路至長安;其二、沿香料之路至大陸東南沿海。當時將大陸西北「回紇」族 所皈信之伊斯蘭教改稱為「回教」,沿用迄今。十五世紀初葉,穆斯林航海 家鄭和七使西洋期間曾登陸台灣,宣化島上居民。迨至明末清初,延平郡王 鄭成功及清將施琅曾先後率領「清真五姓聯宗」泉州郭氏、丁氏及其他族姓 穆斯林來台,正式將伊斯蘭教帶入台灣。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大陸各地穆斯 林自行或隨同政府播遷來台。 知識饗宴 伊斯蘭教在台灣之發展 文/中國回教協會 台北清真寺女性穆斯林禮拜區 靈 龕 與講台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