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02期

20 我們說「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學齡前孩 子的教育概念已在猶太傳統中傳 承千年,而劃時代巨擘佛洛伊德 則提出三歲定終生的概念。猶太 人是如何在顛沛流離的環境下, 培育出歷史上標竿人物呢 ? 學習就是玩耍 宗博館的好友拉比艾恩宏, 今年九月將滿 99 歲,歷經二戰、 雙親亡於薩克森豪森集中營,談 到我們對於猶太人卓越的印象, 他反問我們:「你們知道猶太人小 時候是沒有玩具玩的?」艾恩宏 拉比於是將手邊的猶太經典翻了 翻,繼續說:「別人的父母都會 給孩子玩具,我們的爸媽不給我 們。父親要求我們每日學習聖典, 每天都要閱讀背誦三則「箴言」, 工作結束回家父親總會問我們: 今天有沒有問題?然後問我們今 天讀了甚麼?而這就是我們的玩 具,就是我們童年的遊戲。」猶 太人的童年遊戲是靈性上的學習, 而猶太經典,就是他們人生的第 一個”玩具”。 「教育與學習」即是艾恩宏 拉比給我們的第一個答案。父母 知識饗宴 猶太人的卓越秘訣 文:楊振暉 採訪口譯:國際事務組 Rita 若我不是猶太人,我將不會成為藝術家, 或可能成為全然不同的藝術家。 ─夏卡爾 拉比艾恩宏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