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02期
14 特展焦點 藏傳佛教唐卡藝術 ─ 《佛說造像度量經》 文 / 龍達文化藝術基金會 佛像造像有嚴格的標準和定律 ,《佛說造像度量經》就是一 部關於佛教造像度量標準的經典著作。 「三經一疏」是現代學者對古代譯入的佛教四部造像典籍的 總稱,它們分別為《佛說造像量度經》、《造像量度經》、《製 作壇城》畫目,和《佛說造像量度經疏》。 《佛說造像量度經》,又稱《佛身影像量相》、全稱《佛像 加尼枸盧樹縱廣相稱十卡度量》,亦譯作《造像度量經》等。說 佛以自己的手指為量度,一百二十餘指為身長,講述了自己的身 段各部位、各器官的造型比例,故後世又稱《舍利弗問經》。 《造像量度經》,全稱《開示佛像縱廣平等如無節樹相制名 稱經》、又稱《佛像如尼枸盧樹縱廣相稱十柞度量經》,全書共 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後人所作經序,有清和碩莊親王愛月居士、灌頂 普善廣慈大國師章嘉呼圖克圖、比丘定光界珠、楚黃嗣組沙門明 鼎、慈善比丘本誠等,以及工布查布本人所撰寫的序。在這部分 經序裏,大家從各自角度,闡述了佛教造像的歷史沿革、功能、 造像量度經的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為正文,是講述佛、菩薩、諸天神、大聖、羅漢和 人等身像的論著,全文共分六部分,即「十卡量度像相」,專講 佛陀、大梵天、天母等身像尺度:「九卡量度相」專講大聖、羅漢、 佛母等神形象的尺度和技法;「八卡量度像相」專講以威怒為特 徵的各種護法神形象的尺度和技法;「七卡量度像相」專講金剛 力士等威嚴形象的尺度和技法:「六卡量度像相」專講吉祥王菩 薩一尊及侏儒類身像尺度的技法。 第三部分「迎送殘舊身像之儀軌」,是站在佛教立場上,對 人物造像的審美要求,提出了具體標準,對所繪製佛像的不合標 準者,對斷裂殘破佛像處理前所應做的宗教儀軌進行了論述。 《畫相》,亦譯作《畫法論》、《壇城》、《梵天定書》、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