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01期

27 台南孔廟參訪 古笨港交趾陶工作室負責人謝東哲演講 學甲慈濟宮暨葉王交趾陶文化館參訪 文物保存維護實務交流 而後在台中與台南進行的進階課程,則依寺廟 文物的形式分類進行,含括彩繪、泥塑、壁畫、神 像、匾額、交趾陶、石質、磚、金屬等,由具有專 案實務之學者、匠師擔任講師,分享自身累積多年 的宗教文物保護經驗。此階段專業講師計有逢甲大 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副教授李建緯、國立台灣藝術 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林保堯、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吳盈君、林仁 政與邵慶旺、古笨港交趾陶工作室負責人謝東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陳磅礡、國立雲 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所主任曾永寬等。兩地 的堂課後還安排了半日的宮廟參訪,前往臺中大里 杙福興宮、新興宮、振坤宮、臺南孔廟與學甲慈濟 宮等,藉以驗證寺廟文物的現地保存與預防性保存 維護的課程內容,宮廟文物管理人員還可以交流文 物保護的難得經驗。 由於課程規畫豐富,活動也相當有吸引力,因 此本次研習營三場課程均吸引了爆滿的學員參加, 總計四百餘人到課,是相當難得的成果,學員們也 多建議未來能多舉辦此一類型研習課程,並且可以 實作的方式進行,由此也可見臺灣宗教文化中多元 的底蘊,學習文物保護的觀念已逐漸開闊,是寺廟 管理人員在舉辦傳統儀式外的一方新視界。 寺廟是座博物館 -105 年寺廟古物管理維護研習營 全臺寺廟古物豐富且具多樣性,是臺灣極重要的文 化資產。目前全國縣市寺廟已有依文化資產保存法 指定古物達 400 餘件。為增進寺廟古物管理人員文 物保存之概念以及實用知識,同時提供一個互動與 交流的平臺,讓具有相關文化資產管理、維護、調 查及研究實務者,透過研習課程知識的傳授、討論 與參訪等方式,共同落實保護寺廟古物的工作,確 保文物衡傳久遠的珍貴記憶與歷史文化。本研習營 邀請具有實務經驗的學者、專家、匠師等,由通識 到進階課程,講授寺廟文物的歷史文化意涵、不同 材質的文物保存知識,以及實務案例經驗分享與宮 廟參訪,深化寺廟古物保存相關人員的專業職能與 觀念。 本課程之核心主題有三: 1. 寺廟古物調查、保存概念與原則 2. 寺廟古物劣化狀況檢測與保存維護方法、預防性 保護措施 3. 寺廟古物管理及展示、消防、保全等保存環境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