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博季刊第101期

13 在增加並獲法律保障。我們的言 語反映對他人的敵意、競爭使彼 此關係斷裂、物質幸福不會給帶 來快樂、社交媒體無法取代真實 人際互動。 跨宗教友誼 現今年輕人有機會接觸眾多 資訊:可怕的、挑戰的或是鼓舞 人心。他們提到父母鼓勵他們開 放心胸,從身旁其他宗教學習, 同時也促使他們保留傳統。他們 談到保持樂觀和積極的重要性, 因為消極態度和恐懼會使困難更 糟。年輕人更發現鼓舞人心的是 我們比任何時代更加緊密:透過 便捷的旅行、社群媒體,使我們 更接近年輕善財在彌勒佛塔所看 到的宇宙現實。 佛教教義中正念、正知、禪 修、自我實現和慈悲行為的重要 性,就如穆斯林教義中重視社會正 義和幫助窮人。青年可在他們的學 校、清真寺或寺廟擔負引導責任, 教導、影響和激勵其他年輕人, 並可透過社群媒體提高生命覺醒 並合作。特別有兩位參與的青年, 提到參與非政府組織的例子:誰 是胡笙 (Who is Hussain?) 其願景受 到胡笙•伊本•阿里的啟發而落 實積極的改變,他們幫助無家可 歸者、與國家精神疾病協會合作、 舉辦慈善活動等,並建立跨宗教 友誼。您們也可以追隨他們,將 這些行動擴展在您們的社區。 您可以當宗博館志工了解各 宗教,或加入靈鷲山志工,親身 體驗禪修課程,並開始規律禪修。 很多對談者都提到在日常繁忙生 活中,禪修時間的必要性:創造 安靜的空間、沒有壓力、開放、 自我反省,也同時打開直覺感知 找到您心中的聲音。在這世界上 每個人都不可或缺,每個人心中 都有個聲音可以引導您變成最好 的您。透過成為最好的您,可以 使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更好的、更 適宜人居住的地方。 ( 編譯:世界宗教博物館發展基金會國際事務組 )

RkJQdWJsaXNoZXIy ODQ0MjEz